首页 > 实体动态 > 正文

冬至未至——记云山书报亭“家文化”实践活动

作者:时间:2014-12-21点击数:

本网讯 12月20日,冬日晚,火锅的袅袅炊烟和饺子的阵阵香味从学校财院饭堂飘向校园,云山书报亭(北,以下简称报亭)的冬至“家文化”实践活动在如火如荼的气氛中开始了。

如火如荼

然而看似简单温馨的活动,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还未踏进饭堂,在买菜这一环便已困难初现。30多人该吃多少饺子?又该准备什么配料作为饺子馅?每种配料各要多少?还有品种繁多的火锅料更是让人挑花了眼。无奈之下,办公室的采购员甚至不得不远程求救粑粑麻麻,才好不容易把需要的食材买好。然而在男丁稀少的报亭,显然搬运30多人的食材也成了超级难题,开启女汉子模式的采购员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把食材全都运到了饭堂。

 

包饺子

 

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为了让考四六级的亭仔(报亭员工昵称)一赶到饭堂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饺子,不用考试的亭仔们下午便开始了包饺子的旅程。面对一棵棵长长的韭菜和葱,没有砧板,她们脑筋一转借来普通的盘子;没有菜刀,她们灵机一动拿出自己的水果小刀,尽管因为迷你易滑的“砧板”和“短小精悍”的小刀使亭仔们的切菜工作困难重重,但在小刀和盘子的清脆撞击声以及亭仔们手指酸痛的代价下,一袋袋原料终于被改装成了饺子馅。当各种饺子馅和饺子皮都摆在了眼前,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缺少面粉,粘性大打折扣的饺子皮无论亭仔们怎么捏都就是“合不拢嘴”,还是亭仔们决定减少其中饺子馅的量,才终于把饺子包了个密不透风。于是从“将军肚牌”饺子到“营养不良牌”饺子,最终在市场部副主管的教导下,一个个像模像样的饺子(也许其中夹杂了几个“烧麦”?)也算是顺利完工。这时,考完四六级的亭仔们也陆陆续续地到达,终于可以开动炉和锅了!

饺子成品

 

冬日的夜晚饭堂外的温度冻人,而饭堂内却是热火朝天,蒸火锅和煮饺子,重口味和小清新同时进行。如火如荼中,有人俨然“一家之厨”,专门掌勺为他人盛菜;有人主动看火,并及时为锅里“添菜加饺”,有人拿好饮料,一次次为他人提供“续杯服务”;亦有人“四处奔走”,在两张桌子之间传送物资。窗外,几处灯火零散,窗内,欢声笑语不断。

 

欢聚一堂

 

冬至,在广州本是一家人团圆吃饭的节日,然而身处大学,又有多少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回家。还好,因为报亭,因为报亭的“家文化”,这一刻的亭仔们不论性别,不分专业,跨越了籍贯,抛开了年龄,只因在这个冬至未至的夜晚,我们都是书报亭的一份子,我们都是一家人。

北校区办公室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楼3楼(北校区) | 联系电话:020-36205059(10:10~12:40, 14:00~18:50)

南校区办公室地址: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二楼202 | 联系电话:020-39328057(10:00~13:00, 14:00~18:10)

版权所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生勤工助学(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处)勤工助学科)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