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云山咖啡屋(北,下简称“啡屋”),广外学子一定都不陌生。位于云山公寓A区、云山会堂对面的啡屋,是一个有着小资氛围的休闲好去处。同时,它又是广东省高校中第一家由大学生成功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的咖啡屋,也是广外云山学生勤工助学(下简称“云山勤工”)创建的第一家实体。种种光芒笼罩,令这一家咖啡屋不仅仅是咖啡屋而已。
也许有人会好奇,这样一家咖啡屋是怎样创办起来的?答案就在与云山勤工校友会会长、云山咖啡屋创始人李国兴的对话中。
说起一手创办的啡屋,李国兴谦虚地说:“这样说起来有点愧疚,毕竟当时创立啡屋的是一个七个人的团队,因为当时我在团队中年纪最大,担任着领头的工作,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个功劳都归到我一个人身上。但其实啡屋的创立是我们一整个团队的结晶,而不是我一个人的。”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在李国兴的叙说中,探寻啡屋的最初。
初创建:学校与实践很重要
作为开拓者,定会肩负更重的负担与更大的压力,就好像不是随便走几步路,就能够在一片草地上踩出一条清晰的路出来。作为第一个走路的人一定比后来者辛苦,但是李国兴选择了做这么一个人,并且坚持下来了。在走这样一条路的过程中,李国兴与他的团队并非独孤前行,有学校做他们坚实的后盾,他们敢想敢做。
问:2003年的时候,您为什么会有创办啡屋的想法?
李国兴(下简称“李”):其实最主要是学校的决定。当时云山公寓那边有一块地空置了出来,学校想要好好地利用,于是就有了尝试让学生经营实体的想法。学校和我们都觉得咖啡屋这种实体比较适合中西合璧、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广外,所以就开始着手准备啡屋的创建。我觉得,是学校给了我们机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在大学里,我们想让自己多锻炼锻炼。既然有这样一个平台,就要好好地去利用它。
问:您和您的团队为实施这个想法做了哪些准备?
李:老师们有了大概的设想之后,就开始让我们去做市场分析、调研等工作。我们对广州范围内近20家不同规模、不同种类的咖啡店进行考察,有像星巴克这样连锁的咖啡店,也有一些小型的咖啡屋,了解了它们的产品、文化等等。还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建立啡屋的可行性。
问:据说您曾到校外的咖啡店打工偷师,您可以分享一下当时打工的经历吗?
李: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经过搜集资料、调研之后,发现我们所掌握的东西还不够。我们只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观察咖啡店。作为学生,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只是学习和学生工作,可是运营一个咖啡屋和这些工作都不一样。一开始我们对于咖啡屋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进入这样一个行业,可以说是一头雾水。我们只能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可是当时的网络才兴起没多久,不像现在,上百度一搜就有好多人给你经验之谈。可是别人说的,和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有距离。所以我们想要到咖啡店里面实习,从经营者的角度去了解咖啡屋。我们向学校反映了这个问题之后,学校就很积极地帮我们联系实习。最后,我们团队和挑选出来的第一批服务员到了二沙岛的玫瑰园餐厅实习了半个月。
问:在实习的过程中,您收获了什么?
李: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咖啡店的东西,除了要怎样装修,有什么气氛格调这种大方面,我们小到连一个杯子要怎样摆放都会细心观察。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服务意识,懂得了要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客人;我们了解到应该怎样做出品、怎样运营、怎样去采购等等。很多流程上的细节问题都是在实习中知道的,这些在书本上很难得到。做事真的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很多问题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去发现、去解决。知识很重要,但是实践也很重要。
问:那么经过调研、实习之后,您觉得啡屋应该是一家怎么样的咖啡屋呢?
李:我觉得啡屋应该是一家侧重于氛围与格调的咖啡店,它要有一定的文化气息与文化底蕴,要符合大学生消费的习惯。总的来说,它是大学生自己的咖啡店。
作为啡屋的开拓者,李国兴和他的团队一直敢想敢做
初运营——博得开门红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有了营业前的大量准备,营业之后的路就变得相对容易。在学校的支持和同学们的热情期待之下,啡屋终于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问:您还记得啡屋刚开业的时候的营业情况吗?
李:说实话,当时的营业额比现在的要高。(笑)因为那个时候的啡屋是新鲜事物,学校和同学都非常支持我们。很多同学都特意去光顾,想要看看啡屋究竟是什么样子、做得怎样。而且当时校内就只有啡屋一家咖啡店,而现在就多了竞争对手了。不过现在啡屋的促销活动和手法都比我们那个时候多,做得挺好的。
问:当时你们有没有搞什么特别的活动来宣传啡屋呢?
李:唔……我记得当时我们搞了一个咖啡文化节。咖啡可以说代表了西方文化,虽然广外有很多人学习外语,但是真正了解咖啡这种饮料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们当时就想通过介绍咖啡的历史、种类、特色等等,加深同学们对咖啡的了解。同时咖啡这个主题也非常贴合啡屋。
问:我们都知道,啡屋承担着接待访校贵宾的工作。您记得第一次接待贵宾的情形吗?
李:哇,时间都隔了那么久了,很多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你先让我想想……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接待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代表大学的校长。当时在云山会堂举行世界性校长会议,我们就负责接待部分贵宾。因为校长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不同的语言。所以我们特地安排了学习不同语种的服务员去接待校长们。像我们这些不是学小语种的就专门学了一些问候语,挺好玩的。
自创立至今,啡屋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员工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是啡屋仍然屹立在原处,迎接不同的面孔。“每次回来,我都觉得这里很温馨。”作为创始人之一,李国兴对啡屋倾注了不少情感。毕业之后,每次回来,啡屋总给他一种家的感觉。
“其实我一开始对咖啡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后来因为啡屋,对咖啡接触多了,然后就爱上了咖啡。”李国兴笑着说,“其实做事也一样。也许一开始做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发现它的亮点,然后就会慢慢地喜欢上做这一件事。”
李国兴走过的是啡屋最初的这一段路,同样也是云山勤工最初的一段路。当谈及云山勤工的发展之路时,李国兴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感谢。“勤工的发展除了靠一代一代的勤工人外,更多的是靠老师。像我们,可能在勤工待半年、一年、两年、最多也就是四年就会离开,所以我们想的可能都只是如何让眼前的情况,自己的部门变得更好。但指导老师们就不同了,他们会考虑到勤工的可持续性,会全方位去考虑。所以勤工有今天,能在广东省,甚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是学校、老师的智慧结晶。”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鼓励支持和带领下,像李国兴这些开辟者的付出为云山勤工开拓了天地,使云山品牌成为广外特色,成为了广外众多学子温暖的大家庭。当下的一切都是在最初所奠定的。我们这些后来者在享受广外云山勤工的服务、依赖它的温馨时,也应该感谢在最初付出过的所有人。
毕业后,李国兴应邀在勤工举办职业交流会
一段勤工路,一生勤工情。如今,云山勤工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春秋,有风雨也有收获,云山勤工正在茁壮成长。展望前景,决策者和实施者携手并进,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勤工人定能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为云山勤工创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