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是云山勤工走过的第十个年头.12月1日下午,广外云山学生勤工助学(下简称”云山勤工”)十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在广外北校区六教报告厅隆重举行。校长仲伟合、党委副书记卢景辉、副校长许国彬、特邀嘉宾教育厅助学管理中心副主任卓越、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乔林以及兄弟高校嘉宾、有关部门负责人、历届学生处老师、云山勤工校友、兄弟高校学生代表学生代表、校内学生代表、云山勤工在校同学共庆十周年盛典。大会由我校学生处处长植秀聪主持。
领导致辞﹕云山模式济困育人开创先河
仲伟合致辞首先对云山勤工十周年表示祝贺.他充分肯定云山勤工的云山模式,”十年来,我们成功开创了一种知识型、造血型、实践型、创业型的高校勤工助学模式”. 以勤工助学、思想教育、创业实践为重要品牌,更以自助、自立、自强的精神,全面发挥勤工助学、思想教育、创业实践、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公益服务的功能,彰显其济困育人的宗旨。云山勤工的这种模式更被新闻媒体誉为云山模式。仲伟合称云山勤工过去的十年是不断奋斗、战胜困难的十年。站在又一个十年的新起点,他寄予勤工深厚的期望,并提出三个要求,第一,要牢记宗旨,自强不息,学校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为勤工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第二,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第三,擦亮品牌,永创新高,志存高远,再创辉煌。

仲伟合致辞
卓越则表示广外在济困育人方面的工作成绩显著,在全国高校当中率先成立了学生勤工实体,这种新型的高校勤工模式充分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在帮学业、促就业、扶创业、助成长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云山模式。接着,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乔林在致辞中指出,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这种云山助学模式,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河,它与肯德基曙光基金经营模式是相通的,都是资助贫困、参加实习、社会服务三位一体。
勤工人发言:梦想摇篮智慧老者感激与成长
勤工校友会会长李国兴在发言中说到,秉承育人为本的云山勤工被誉为孵化梦想的摇篮,它给学生提供了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和实现理想、尝试实践的空间。对于他们而言,云山勤工经历不仅与大学生活紧密相关,也与现在的社会工作彼此相连。云山勤工于校友而言,不仅是社团和工作,而是一份青葱的回忆和一个实现梦想的摇篮。
云山勤工前常务董事陈朝滨感言云山勤工像一个老者,充满智慧,他只能以独特的视角窥视一隅。他将自己在广东“启航杯”比赛夺冠的勇气与信心都归功于在云山勤工的经历。他说:“勤工给予我底气。”正是在勤工的经历让陈朝滨历练了自己,也提高了就业的素质。他还称赞云山勤工为品德高尚的老者,以宽广的胸怀,包容错误,鼓励成长,十年来,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勤工人。

云山勤工前常务董事陈朝滨发言
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云山勤工十年的发展,每位勤工人都功不可没,而优秀的勤工人以及优秀的勤工群体就是最有利的推动者。为此,卢景辉宣读大会表彰的决定及获奖名单。大会决定授予云山水榭、云山咖啡屋等十个单位“创业实践优秀集体”荣誉称号;授予李国兴、许伟灿等十名校友云山学生勤工助学“优秀校友”荣誉称号;授予邱雯霞等十名同学“创业实践优秀干部”荣誉称号;授予张海娜等十名同学”创业实践积极分子荣誉称号。这些获奖代表分别上台领奖,由颁奖嘉宾仲伟合、卢景辉为他们颁奖并合影留念。

卢景辉为云山学生勤工助学“优秀校友”颁奖
公益启航爱心传递
在之后的云山微公益基金的授牌和捐赠仪式中,植秀聪介绍了云山微公益的大致情况,他表示,云山微公益关注民生,用它的微薄力量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爱心、传递着心系祖国、放眼世界的正能量,倡导校园公益文化,凝聚小爱实现大爱。云山勤工同学们积极参加云山微公益捐赠并于2013年6月注入了首批资金。接着由副校长、校园总会常务副会长许国彬为云山微公益基金授牌,由校友会秘书长宋俊文揭牌。之后许伟灿校友代表休塔正装科技有限公司捐款10万元,十大校园精品活动之一的自强社举办的爱心宿舍项目筹集善款2万元进行了捐赠,由许国彬代表学校接受捐款。

授牌仪式
最后是双基地揭牌仪式,到场嘉宾为“校内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揭牌。云山勤工作为实践基地与实习基地的双基地,将肩负既往开来,开创又一个辉煌的十年使命。

双基地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