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无人报摊”售卖诚信 学子乐为买单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雨 实习生/占荣 通讯员/何晓琪 关丽明)一个简易书架,靠在教学楼的一角,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份报纸,旁边是用纸糊成的箱子……箱子上写着几个字:“自觉投币”。报纸的价格,也被清楚地标注在上面。

广州大学城首个“无人值守报摊”
2012年1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书报亭在南校校园内设立了广州大学城首个无人售报摊,取名“诚信驿站”。时至今日,“无人报摊”已在广外挺立一年多时间,究竟同学们的诚信考验是否合格呢?
“无人售报”考验大学生诚信
“设立的一年多以来,读‘霸王报纸’的现象是很少见的。”报摊经理小裕介绍说,“就算有的同学买报纸的时候不够零钱,他们也会在第二天补回来,而多投了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从报摊每个月的销售差额来看,无人报摊的经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时候会少收几毛钱,但是学生多投币后营业额比预期增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去年10月份的销售额就多出了0.3元。”
“我们每天派人在早上10点前把报摊摆放到指定报点,然后下午6点再去收回清算。不过说实话,我们的经营状况不太好。”小裕坦言,报纸销量不佳是他们现在最头疼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资金不足,报摊比较简陋,体积小且空间有限,而受众的需求多样难满足;另一方面,报纸种类选择受限,只能以日报为主,因周报若几日内没卖出的话,很容易因日晒风吹而损毁。所以经过多次的调整,他们最终敲定无人报摊只售卖《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和《China Daily》三种价格不高的报纸。其中选择《China Daily》是为了满足广外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

广外教学楼下的“无人售报”摊
尽管如此,小裕表示,他们做这件事情,是受到日本诚信售票的启发,一开始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更多的是想向大学生宣传诚信的理念。“无人售报本身是一个考验文明的活动,但更是一个‘互相信任的过程’,所以短期内我们是不会放弃的。”
经营方式简单推广有难度
对于这样的无人报摊,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呢?记者在报摊旁遇到了前来买报纸的学生小李,她觉得这样的简易书报摊既节约了地方,又提供了方便,很值得提倡。谈到是否担心出现拿报不给钱的行为时,她认为大学生的素质较高,而且买报时“大家都在看着”,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此外,她还提出这样的活动能让“人情不再冷漠,人性不必猜测”,“互信下的生存是幸福的。”
高同学也非常赞同小李的看法,她相信大部分人不会为了区区的几块钱、几毛钱,“让自己的良心过意不去”。想看报纸的自然会给钱,所以这是“有利无害”的。同时她认为,无人售报摊报纸销售量不佳,与在电子阅读盛行的今天,大学生较少看报纸有关。
对此,小裕表示,他们从未放弃改变困境。近期他们就在策划联合云山报亭的实体店开展多项优惠促销活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文明购报的活动中来。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将这种“无人报摊”的经营模式推广到整个大学城时,小裕透露,这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使推广遇到瓶颈。“由于大学城其他大学的报摊管理不是由学生进行,并且大多是私营主体,这样‘无盈利甚至会亏损’的活动不怎么受欢迎,所以推广到大学城的梦暂时搁浅了。”
原文网址: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4-04/11/content_7292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