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5月18号下午1时,黑云压到白云山脚,云山优座迎来一群冒雨前来的“取经者”。他们是暨南大学勤工代表团 ,“久闻”广外云山勤工助学(北,下简称“云山勤工 ”)咖啡实体特色非凡,前来学习,为暨大开创实体咖啡店汲取优秀经验。常务董事林晓彬、常务副董事张聪慧和洪洁负责此次交流会的接待。
在迎客第一站云山优座咖啡屋(以下简称“优座”),五位暨大勤工代表团成员和三位优座管理层交流着创业经验:尽管优座是勤工四大咖啡实体中“最年轻的”,创立至今不过两年 ,但“年度最美实体”和“创业实践优秀集体”两大称号证明了其不可小觑的潜力与实力,所以他们不断向三位管理层提问,以求为暨大咖啡实体创业积累越多的榜样信息。

听取优座经验
短短一个小时内,五位来访者“珠连炮问”,向管理层们抛出一个个创业预备题,大到整个优座前期中期营业情况,小到面前的一块蛋糕中含有哪些成分。宾主一问一答,交谈甚欢。
接着,吸取了满腹创业经验的暨大勤工主席团,在三位董事的带领下,朝另一个“最美实体”云山小站(以下简称“小站”)出发。途中,他们暂停在六教楼梯口,稍微参观了下小小雅间“憩云轩”,感受教学楼一角具有别样风味的咖啡屋气氛。
到了第二站云山小站,有别于位于MBA大楼下的优座的西式风格,隐于图书馆负一层的小站走的是中国风道路。茶几太师椅,横竹屏障,古色古香的圆拱门和牌匾,小站体现的更是一种书香气,正符合那些求一方清净以读书的顾客的需求。代表团从这意识到,不同咖啡实体根据不同的客户群,打造相应的品牌形象,也是创业之初应纳入统筹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座针对的是MBA师生群体,憩云轩主要对口流量大的上下课群体,而小站则近乎是另一个“咖啡图书馆”。

中停小站
最后一站,三位董事引着来访者到了校外的云山咖啡屋(以下简称“啡屋”)。他们在啡屋经理介绍中参观完整个店,细细观摩后,代表团也觉察到四个咖啡实体的不同,相比前三者的对内性,啡屋的对外开放性更加显著,表现在店内装潢大气、饮品种类多样和消费价格虽略高但控制在外面客户可接纳范围内等特点上。
讨论中,董事林晓彬就经营经验、厂商联系协商、成本预算等细节问题,给出了以咖啡实体创业路为蓝本的举例型的回答,希望能与来访者分享广外勤工咖啡实体创业“先行者”的心得体会。

啡屋前合影留念
夏午时光在满满的交流探讨中晃过。雨停了,“取经者”们在三位董事的欢送下,迎着舒适的和风,与啡屋惜别。